当前位置: 首页 > 建功立业 > 劳模之光 > 正文

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奋进力量——重庆市表彰第六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数字报 | 撰稿:郭晓静 杨铌紫 | 编辑: | 审核:| 发布日期:2021-10-09 | 浏览次数:

无论时代怎么更迭,城市怎么变迁,在秀美的重庆大地上,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铭记在心。如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环卫工人陈开全……他们都有一个光荣的称谓——劳模,他们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他们爱岗敬业、不懈奋斗的精神鞭策着我们。

工厂、医院、乡间、社区,在重庆的每一个角落,劳动模范与广大劳动者一起,他们辛勤劳作,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托举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今天,我市将隆重表彰重庆市第六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他们戴上花环,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截至2020年,重庆共命名表彰了五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今年,第六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497名(劳动模范322名、先进工作者175名)。目前,全市共有全国劳模(先进)415人,市级劳模(先进)3122人。

奋斗

——在开创新时代格局中秉持劳模初心

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

全国劳模、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中国兵装集团“技能大师”刘源,深耕设备维修领域30余年,攻克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成为业界知名的技能大师,为中国兵装事业及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刘源看来,“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也是以劳模为代表的劳动者应该始终秉持的初心。

全国劳模、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专职从事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副总经理兼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邓力,扎根铸造35年,从未换过工种,带着团队成功解决了减少汽车空调压缩机泄漏的世界级技术难题。

“把简单做到极致,让中国铸造走向世界”是邓力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他说:“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把年华献给了铸造。”

立足本职、淡泊名利、爱岗奉献,这是一代代劳模的奋斗品格。

全国劳模、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远秀从事社区工作23年,被居民称为“小巷管家”。她积极探索、创新,将原本“百废待兴”的社区工作带上正轨;以身作则,开展文明劝导工作,参加各种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就业、化解纠纷、消除安全隐患……

“柴米油盐,社区居民的事没有小事。”陆远秀总说,安居才能乐业,社区邻里和谐,人民幸福,小家安,国家才安。

时代在变,奋斗的底色永远不变。

在刘源、邓力、陆远秀这样的劳模身上,体现了一以贯之强烈的主人翁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崇尚劳动、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

创新

——在努力实现梦想中绽放劳模精神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刘永刚是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锻造厂的首席技师,从一名毛手毛脚的锻造“小白”到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工,再到刷新世界纪录的全国劳模,他用了37年。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用5米—6米级大型铝合金锻环生产试制过程中,刘永刚通过工艺创新,成功生产试制出直径达6.12米的“亚洲第一环”,使研制周期缩短18个月,节省大型设备投资费用3000万元,确保了国家重点型号产品按期交货。2018年12月,他再次将大型铝合金锻环的直径扩大至10米级,刷新了铝合金锻环的世界纪录。

“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斗了好几十年。”刘永刚说。

创新,正是劳模精神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劳动者发出号召。

全国劳模、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三公司工务维保部副经理张杰,为了使重庆轨道交通单轨线路的车辆、轨道梁、道岔等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他凭借着扎实的钳工专业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与团队一起,编织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单轨道岔的维护手册,为单轨道岔维修提供标准化作业指导,也使重庆成为国内最早拥有跨座式单轨标准的城市。

对于全国劳模、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分公司空港变电运维班班长王莉佳来说,没有正常的节假日,也没有“朝九晚五”。她总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奔走在各个变电设备站进行巡检。

这份事业,让王莉佳非常有成就感:“看到千家万户能够亮着华灯,我心里就特别满足。”

现在的王莉佳,不仅是运维班班长,还是公司的技术专家人才,她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输出创新成果10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由她主持研究的“用于环网柜内的设备停送电的操作头”“一种室外变压器呼吸器防雨罩”等六项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劳模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实践要求越来越高,引领价值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创业中艰苦奋斗,在创新中自强不息,在创造中开拓进取,一位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绽放出最美的芳华,迸发出一道道迷人光彩。

弘扬

——在全社会营造向劳模看齐的浓厚氛围

“我们以弘扬劳模精神为导向,引导职工激发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市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组织引导全市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围绕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积极投身创新创造,汇聚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该负责人介绍,重庆着眼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的规划部署,加大力度推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鼓励劳模群体和广大职工增强创新创造意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我市在机械、冶金、汽车、能源、建筑、IT、种植养殖、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领域均建设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总数达到507个(其中全国性示范工作室13个),参与劳模近1000人,吸纳各类优秀创新人才万余人;开展创新及攻关项目近9万余项,累计取得专利5844项,实现创新成果转化11万余项,初步形成劳模示范带头、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效增效的良好创新格局。

今年,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我市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开展2021年“最美产业工人”学习宣传活动,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讲好职工故事、树立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和“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通过组织劳模工匠和各类先进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同时,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市总工会积极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部署,发挥工会牵头职能,深化试点工作,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动作用,做好市级示范工作室达标建设工作,开展同行业创新工作室交流活动,对制造业和种源进口替代项目给予经费补助。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推动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做好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推荐工作。强化劳模精细化管理服务,建设劳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优化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