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功立业 > 先进个人 > 正文

西南大学“十佳青年”晏妮

【来源:校工会 | 撰稿: | 编辑:吴孟思 | 审核:李玉兰| 发布日期:2024-10-31 |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心理学的探索者和教育的践行者,我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科毕业后,于2014年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毕业,并选择回到家乡重庆,入职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开启了我的教学与科研之旅。十年时光如白马过隙,十年征途却清晰如昨天。

心海启航:点亮求知之光,培育心理学探索者

2014年入职西南大学以来,我主要承担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心理学I》和《发展心理学》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参与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近五年年均授课超过200学时。在“健全人格,幸福进取”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我将心理学部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国际顶尖的研究相结合,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聚焦复杂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深刻理解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深度学习的动力;以“问题”为线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成长,培养他们成为善于思考和表达的心理学探索者。《心理学I》课程因其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和对学生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赢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教学质量满意度评分,从2015年的45%分位提升至2023年98%分位。基于《心理学I》的课程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有趣研究·课堂实验·幸福进取”的创新模式,并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重庆市一等奖。此外,我还荣获了西南大学金牌讲习者、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为留学生设计的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课程被重庆市教委评为来华留学生示范课程。

研思并进服务国家战略,深耕儿童发展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作为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骨干,我的研究工作积极服务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专注于3-6岁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机制,构建从“健康儿童”到“健康家庭”的研究体系。我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多个领域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如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实验心理学旗舰期刊),Child Development(发展心理学领域排名3/60),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发展心理学领域排名第一),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旗舰期刊),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5年IF=12.5)等。我还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评审委员和编委,如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SRCD Asian Caucus)评审委员会委员,SSCI期刊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编委,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顾问编辑。并将于2025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旗舰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中科院分区心理学TOP期刊)副主编。2022年,我入选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这是对我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知行合一:引领知识普及,创新实践结硕果

卢作孚先生说过,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我坚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社会需求和国家进步紧密结合,以多样化的育人路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并推动解决社会的现实需求和问题,积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与学生共创共识。自2019年起,我带领学生参与科学知识普及,创建了“绝对小孩实验室”微信公众号(ID: hikidlab),吸引了2000余位长期订阅用户,直接服务于500个家庭的教养知识普及与咨询需求。我还撰写了多篇家庭教育科普文章(被学习强国转载),推荐的儿童心理学科普读物的微博阅读量近5万。坚持领学生创新转换。我带领团队为2000余组3-6岁儿童家庭提供儿童心理发展测评以及教育建议,研究生团队开发的“Plan N——陪伴式育儿支持系统”获得重庆市科慧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级本科生范睿婷等在重庆市大创项目的支持下,针对新生儿家庭安抚子女情绪经验缺乏、手段有限等现实问题,创新研发了婴幼儿情绪安抚工具“诺库熊”,被腾讯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社会需求和国家进步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推动解决社会的现实需求和问题。我坚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栋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我的岗位上,用我的知识和热情,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拔尖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